做明星师傅 育最强徒弟 千里挑一的张胜超
发表时间:2023-10-27   浏览次数:   作者:记者胡翀 通讯员吴海峰、戴慧丽报道   来源:浙江工人日报
  1000进26、26选5……这段时间,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峰化学”)两年一次的明星师傅评选终于出了结果。近乎白热化的竞争,极其苛刻的要求,让今年选出的5位明星师傅个个“含金量”十足,张胜超便是其中之一。

  在华峰化学,从2014年开始,每两年都会举行一次明星师傅评选,以全公司1000多位员工为基数,逐级推荐评选。在此之前,这项活动为公司输送了20位明星师傅。

  所谓“明星”师傅,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有两个维度——自己手头有绝活,是业务上的明星;还得带好徒弟,能够让徒弟同样出类拔萃。历经党总支一年的各项考评,从传帮带方法、传帮带业绩、职业规划、团队意识及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性等五个方面,张胜超层层过关,以实打实的成效,被评选为公司第四届明星师傅。

  提早一小时到岗,反复打磨技艺

  当初,作为新人的张胜超进入公司时就展现出一个年轻人的积极和上进——一年之中几乎每天都是提早一个多小时到岗。用他自己的话说“为了腾出时间多学一点,8点上班,我6点多就会到公司做准备工作”。

  原来,张胜超是一名纺丝操作员,以前这个岗位的入门技能是手动贴纸管。确认标签信息、撕下标签粘上,一个班次大约要做2000次的重复操作,张胜超入职后的B岗,就是贴纸管的“专业户”。

  简单、机械、重复、枯燥,是大多数人对这项工作的印象。可张胜超却不这么想,他觉得,再简单的活也有技巧,找到其中的技巧,能让这项工作变得有意思。

  为了保证正确率,刚开始张胜超的速度会比较慢,有时候还得处理问题纸管,但提早上班多出来的一个多小时,为他打磨手艺腾出了时间,改进了不少操作上的问题。他比同批入职的同事,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,单层贴、组合取、双手套……一串动作反复琢磨实践,手感有了,肌肉记忆固定了,让他比其他人贴得更准更快。在工段贴纸管技能比武活动中,他的速度与精度总能遥遥领先,光是2013年的贴纸管比赛,他就获得了10次擂台赛第一名,单项技术能手的擂主地位从此坚如磐石。

  除了苦练技术,在品控管理方面,张胜超也是心细如发,甚至有一些“强迫症”。为了能提高生产线的产品品质,巡检路线张胜超总是看了又看,细节处的线圈、加捻情况、成型、油污……一项项质量可能存在的缺陷,他一个也不落下。

  由于认真负责,他的质量八大项管理绩效,总是排在部门第一方队,全年累计绩效,连续获得八个年度绩效A或者A+。在纺丝工作的11个年头,班长林建东对张胜超的技术十分认可,他总说:“有张胜超在现场盯着,我放心;帮别人解决难题,就当自家事一样,很给力。”

  “他们出错,我的面子挂不住”

  张胜超所带的5个徒弟中,熊康成、林建锡、郑礼3个徒弟成绩遥遥领先——4人次优秀员工、9人次年度绩效A或A+、温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、工段质量能手、纺丝生头技术能手、聘任纺丝白班班长……“带学生,不仅要教好,还要看好,他们出错,我的面子挂不住。”张胜超笑着说。

  然而,这3人当中的郑礼,曾因为掌握不好技术而差点放弃这项工作。当时,郑礼作为新员工,由重庆氨纶公司派往瑞安基地学习纺丝生头。3个多月的学习期,师傅便是张胜超。

  刚入纺丝岗位,郑礼可是两眼一抹黑,20多天过去了,面对纺丝工作还是一点抓不住头绪。那时的郑礼就跟师傅说:“我想离职了,这氨纶丝太细了,实在学不会。”

  于是,针对这名徒弟,张胜超改变了方法。他尽量抽出时间,拉着徒弟讲生头技巧,站在生头凳子上,手把手传授观察丝束、分离丝束……郑礼回忆说,由于师傅手把手耐心教学为他打下了基础,在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里,他的生头技能有了很大的突破。在瑞安待了30多天后,郑礼的生头成绩考核通过了。“24头,生头成绩7分钟多一点”。

  如今,郑礼已成为重庆氨纶公司的白班班长,但瑞安3个多月的培训依然让他记忆犹新——“少言多干的师傅”“自律自觉的操作一线同事”“相互主动帮忙,每天下班一个都不能落下的班组氛围”“个个穿针引线的生头高手”……